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开化 >> 最美开化 >> 内容

纪念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开化80周年

时间:2014-9-28 18:39:21 点击:

  核心提示:1933年10月,蒋介石纠集100万军队,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指挥,使战斗节节失利。  面对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关系的新变化和中央苏区危...

  1933年10月,蒋介石纠集100万军队,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指挥,使战斗节节失利。

  面对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关系的新变化和中央苏区危急的局面,1934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抽调中央苏区主力红军第七军团部及其下辖第十九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对内仍保留军团建制。先遣队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国民党统治区,宣传推动抗日运动的发展,开展游击战争,在浙西、皖南地区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牵制围攻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队。1934年7月7日,红七军团从瑞金出发,向闽浙皖赣四省进军。

  9月27日,红七军团抵达开化县左溪。第二天,转战休宁岭南。

  10月底,红七军团奉命由皖赣边境进入闽浙赣根据地休整。11月,中央军委命令红七军团与闽浙赣苏区的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对外仍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以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聂洪钧、刘英五同志组成军政委员会,并以方志敏为主席,随红十军团行动。11月18日,红十军团十九师在师长寻淮洲率领下,夜出怀玉山,突破上(饶)玉(山)之间的封锁线,向浙江西部进发。11月24日方志敏率红十军团部与红二十师离开闽浙赣苏区首府葛源,12月3日途经开化县的大丘村,12月10日在皖南黄山东南的汤口与红十九师胜利会师。蒋介石闻讯,大为震惊,组织10万大军进行围剿。

  12月14日,红军与国民党军补充一旅在黄山东麓太平县的谭家桥交火,此役红军伤亡300多人,十九师师长寻淮洲壮烈牺牲;军团政委乐少华、政治部主任刘英也先后负伤。谭家桥战斗失利后,红十军团于1935年1月7日,由皖南休宁县转战浙西,进入开化县境。在开化进行了大龙山、徐家村等重要战斗。红十军团最后在怀玉山与十倍于己的国民党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1月29日方志敏被敌搜捕,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征80周年。我们查阅史料,走访现场,试图还原先遣队在开化的战斗,重温先遣队的光辉历史。我们每一位开化人都应该了解这段历史,铭记这段历史。我们追忆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启未来,我们要学习红军长征精神,以国家东部公园建设的新业绩告慰革命先烈们。

  首抵左溪

  1934年9月,红七军团迂回辗转于浙皖边境的崇山峻岭中,于27日抵达开化县左溪,当晚在此宿营。军团领导曾洪易、寻淮洲、乐少华联名致电朱德、周恩来和王稼祥,报告部队自瑞金出发后三个月的行动情况。电报中提出,因无后方做依托,进军中最甚忧虑是伤病员难以安置,故拟向闽浙赣所辖的皖赣苏区靠拢。

  第二天,朱德电令:“七军团应即在浙皖交界开化、婺源之间山地休息,待机并准备侧击与伏击原追你们的敌人左纵队的先头部队,于开化以北地域对婺源、德兴敌人则警戒之,以便转换被敌包围形势,然后仍转回至屯溪、石门以西,执行军委给你们的原任务。”是日,红军离开左溪,折转休宁的岭南。部队走时,留下一批伤病员,安置在当地群众家中养伤。

  前几日,记者专程前往齐溪镇左溪村,探寻先遣队足迹。村里86岁的老支书汪培兴说:“当时我才6岁,差不多也是现在这个季节,村里来了好多红军。红军的一挺重机枪就架在我家屋后的祠堂门前,机枪很重,需要三个人抬着。红军对老百姓很和气,为了不打扰百姓,都住在村后的祠堂和竹林里。”

  转战龙门

  1934年12月3日,红十军团部及二十师在方志敏的率领下,由江西德兴穿过壕岭关,进入开化县的大丘村。次日,撤离开化进入德兴。

  红十军团谭家桥战斗失利后,面对10万国民党军的追剿堵击,辗转迂回在皖浙赣三省边境10多个县,始终未能摆脱困境。

  1935年1月7日,红十军团由皖南转战浙西,进入开化西坑口,再折转向北,在开化的余家、汪家、龙门下、大麦坞一带宿营。次日早晨,部队向遂安樟村进发。

  “红军到我们村后,屋前屋后、村前村后都有人站岗,指挥部设在余家宗祠。当晚方志敏还在祠堂内开了群众大会。红军购买粮食都要付钱。村民看到红军携带的发报机、发电机,都感到很稀奇。这些都是我叔父告诉我的。”齐溪镇龙门村78岁的余裕柏老人告诉记者。

  激战大龙

  1935年1月9日晚,红十军团领导在遂安茶山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全军南下,经化婺德苏区返回闽浙赣苏区休整。

  10日凌晨,红十军团离开茶山,越过青岭再次进入开化。先头部队到达大龙山时,发现国民党军由南向北往大龙山而来,军团首长当即命令侦察连连长刘智先往大龙山左侧上山阻击敌人。刘连长带领80余名红军战士,迅速抢占了大龙村外的制高点,控制了由官台、杨岭通往大龙的道路,并架设了6挺机枪,居高临下猛烈地射击敌人,敌军狼狈退下,利用地形继续与红军对抗。红军坚决阻击,敌军丢下遍野死尸再次狼狈龟缩山下。正面强攻受阻,狡猾的敌人便以一部正面继续纠缠红军阻击部队,大部则绕道江源爬上茅岗尖,妄图腹背夹击红军。军团首长发现敌意图后,即令一部兵力紧急占据村侧那宜山的有利地形进行反击,展开激烈的阵地战。因敌军占据有利地形,又仗兵力众多、弹药充足等多方面的优势,集中轻重机枪、追击炮等重火力一齐向红军阵地倾泻弹雨。红军指战员虽处于饥饿疲劳、弹药不足和地形不利的情况下,仍英勇顽强与敌军反复拼杀,将敌拒于大龙村外,完成了掩护主力部队的任务。

  当日下午,红军主力部队撤出大龙山,由原路返回青岭脚。在大龙山担任掩护红军撤退任务的红军侦察连,战斗结束未能赶上已撤退的大部队,奉命单独转移,后在开化境内坚持游击战。

  站在先遣队曾经战斗过的纱帽尖和那宜山头,环顾四周,视野开阔,205国道在山下环绕,大龙山村在远处若隐若现,无名红军烈士墓就位于这里。齐溪镇大龙山村老支书陈兴发告诉记者:“听村里的老人说,这一战打得非常激烈,双方伤亡严重。当时牺牲的红军,后来村民们偷偷上山埋葬了。”

  鏖战徐家

  红十军团撤出大龙山后,不顾连续行军作战的疲惫,连夜急行军沿青岭山脊向东转移,经遂安县的溪滩村、清风岭,沿乘风源口的山路过界头岗,于11日拂晓,又一次进入开化马金界首村,然后,经排田到霞山涉水过河。当晚红军在中村、张村宿营,第二天下午抵达杨林。

  12日晚6时,方志敏在杨林山底村的一户农家里,召集军团主要领导,召开了军事会议。当时红军处境危急,方志敏提出部队应立即开拔,向南前进。军团长刘畴西顾虑部队已疲惫不堪,饥饿难忍,坚持在杨林一带宿营。是夜,国民党“追剿队”全线南下,敌浙保五团连夜赶向徐家村堵截,敌四十九师和补充一旅则向杨林、上下庄一线追赶,敌情已十分严重。

  13日凌晨,红十军团从杨林、焦坑出发,翻过海拔1168米的南华山,向徐家村挺进。上午9时多,前卫部队抵徐家村后岭上。敌浙保五团三营却早半小时到达,并占领了徐家村北端高地,以密集火力封锁山路。不多时,红十军团主力相继赶到,因山谷狭小,无法展开,只好退至左端高地,占据北面的一段土坎与敌作战。浙保五团闻讯从王畈赶来,一面以重点布置村南高地天井地区,以侧翼攻击红军,一面派出部分兵力增援三营的北端高地。此时,红十军团的大部已进入牯木坞内,由于左侧沟深难以仰攻对面山,加上右侧陡坡受敌密集火力控制,后边高山密林又不易攀登,组织突击队几番突围,但终未能突围成功,战斗一直相持到天黑。红十军团主力撤出战斗后,爬菜刀岗沿山脊小径向王山村方向转移,红十九师留下掩护。

  14日晨,红十军团前部抵王山村。因人多路窄,整整一天才将部队集中。十九师在徐家村掩护至14日午后才撤出战斗,夜晚在南华山山沟里露营,15日晨赶上主力部队。时值隆冬腊月,加之粮食缺乏,战士疲劳,红军处于极其困难的境地。15日上午,红十军团从王山村出发,披荆斩棘,连翻几座大山,进入江西德兴县境。

  徐家战斗异常激烈,时至今日,当地一些老人还记得当时战斗的场景。桐村镇徐家村80多岁的老人陈孝增回忆:“那天早上,村里来了许多国民党兵,一到徐家村就爬上了岭头脊。不多久,传来了一两响零散的枪声,接着步枪机关枪一起响了起来,还有炮声,许多子弹落在了我们房顶的瓦片上,‘砰砰’乱跳作响,就像下了一场‘子弹雨’。我和姐姐由于害怕躲到了自家的谷仓里,再后来,枪声渐行渐远,我们从谷仓里出来,看到国民党兵在搜山。”

  影响深远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几进几出开化,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在开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

  先遣队积极宣传抗日救亡,传播革命道理,运用大量事实,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他们走一路宣传一路,沿途张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等传单,刷写了许多宣传标语口号。在余家、汪家、中村、张村、杨林等宿营地,方志敏和先遣队指战员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召开群众大会,宣传红军北上抗日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动员和激发了广大军民反蒋抗日的斗志,推动了抗日运动的发展,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鼓舞了开化人民抗日救亡的信心。

  先遣队在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下,冲破重重封锁和包围,浴血奋战,英勇杀敌,顽强拼搏,面对弹尽粮绝、饥寒交迫的处境,指战员发扬誓死与敌血战到底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不屈不挠,人自为战。有的战士则因饥饿劳累抱着枪靠着树死去,有的倒地不起,有的战士饮弹流尽最后一滴血,有的战士则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们在开化洒下了热血,埋下了忠骨,为开化革命斗争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先遣队所到之处,对土豪劣绅给予严厉打击;对人民群众亲热和气,拉家常,干农活,访贫问苦,为群众做好事。严守红军纪律,买卖公平,不侵占群众利益,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损坏东西照价赔偿,在群众家宿营,走时上好门板,捆好稻草,打扫干净房间。先遣队处处爱护人民利益的爱民行动,被人民群众传为美谈。

  开化人民把红军看作是自己的亲人,红军所到之处,都受到热情地欢迎。群众主动为红军安排住宿,烧水做饭,治病医伤。红军走时,他们送布鞋、草鞋、干粮。沿途不少群众参加红军;他们还冒着生命危险收留掩护红军伤病员;积极为红军带路、抬担架;有的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虽然失败了,但沿途留下的革命火种仍在熊熊燃烧。如刘智先连长带领的20多名红军战士,宋泉清排长带领的20多名红军战士,以及董日钟、方兴福等失散战士,后来成为开化党组织和游击队的重要骨干。他们和开化人民群众一道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为建立以开化为中心的浙西革命根据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兴发老人告诉我们这就是无名烈士红军墓
 
当年的红军军政会议就在山底这间房屋里召开
 
红军龙门宿营地余家宗祠鸣凤堂
 
方志敏
 
寻淮洲
 
粟裕
 
刘英

录入:zjkhzx.com 来源:开化新闻网
  • 你知道浙江省开化县吗?
  • 知道,很了解
  • 知道一点,不是很了解
  • 不知道,没听说过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郑鑫个人主页(ZjkhZx.CoM) © 2014-2021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Admin@ZjkhZx.CoM 站长QQ:447306017
  • 备案号:浙ICP备15004175号-1
  • 本站文章部分转载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 来函即删